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 刘宗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
-
“一带一路”计划集中体现了中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理念。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推动我国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而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15-03-17
- 强晓云:人文合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俄罗斯中亚为案例的研究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既是中国继续发展所需的动力,也是促进整个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构想。作为沿线国家的俄罗斯中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反应具有理解支持与疑虑担忧共存的特点。他们肯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积极意义,但也对建设目标、实施方式以及实现后果等提出了疑虑。
- 2015-03-17
- 强晓云:人文合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俄罗斯中亚为案例的研究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既是中国继续发展所需的动力,也是促进整个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构想。作为沿线国家的俄罗斯中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反应具有理解支持与疑虑担忧共存的特点。他们肯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积极意义,但也对建设目标、实施方式以及实现后果等提出了疑虑。
- 2015-03-17
- 蔡鹏鸿:“一带一路”是欧亚非的共同发展战略
-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中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同时也是欧亚非三大洲各国的共同发展战略,它不仅植根于古代先民基于勇气与智慧共同创造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而且也适应了当代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共同需要,更是包容性塑造外交的伟大实践。
- 2015-03-17
- 蔡鹏鸿:为构筑海上丝绸之路搭建平台:前景与挑战
-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尼时提议,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战略着力于经济外交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周边外交特别是中国对东盟外交锐意进取、积极主动的重大标志。
- 2015-03-17
- 蔡鹏鸿:启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南海和平之海
-
作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进入规划落实倒计时。为推动丝路建设,中国政府牵头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注资400亿美元启动了“丝路基金”,或许还有更多的项目昭示天下,要与亚欧非国家共享发展机遇,沿线许多国家大多表达了积极参与的态度。
- 2015-03-17
- 黄友义:讲好中国故事 引领国际舆论
-
当前,包括我国对外传播在内的公共外交工作面临很大机遇。中国经济对世界各个角落影响如此之大,中国人之外的世界57亿人的生活工作越来越多地与中国有关,这让我们的受众群体变得人多,面广。
- 2015-03-17
- 何亚非:宗教是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资源
-
中国公共外交要以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能量强大的宗教为资源,传播中国智慧、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使中国公共外交更加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 2015-03-17
- 马胜荣:媒体要重视“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效果
-
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事实上是中国媒体争取和扩大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过程。如果中国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中做好了,就有可能扩大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 2015-03-17
- 艾 平:“一带一路”新外交
-
“一带一路”倡议是典型的新外交,在国内外引发不同凡响。“一带一路”是关于“共同建设”的重要倡议,是全球化深入发展条件下,发挥中国优势的重要倡议。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公共外交的重要机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是增强合作意识、加强调研意识,不断提升“知己知彼”的水平,针对各方需要和可能,扬长避短,互利共赢。
- 20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