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首页
研究成果
王义桅: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
回顾世界大国崛起历程,都曾遇到三大难题: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表达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多重身份——东方文明大国、新兴大国、发展中大国、社会主义大国;成为自己,就是要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变成意识自觉与行动自觉;表达自己,就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阐明中国价值,这正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主题。这里又细分为五个基本问题:为何表达?谁来表达?向谁表达?表达什么?如...
2015-03-17
王义桅:英国手里有一把通向世界的钥匙
得欧洲者得天下,得英国者得霸权。这是往日美国的成长心得。二战末期,西方为规划战后国际秩序而激烈博弈,英国推出的凯恩斯计划被怀特计划否决,英镑国际金融体系被美元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取代。英国人一直耿耿于怀。如今,英国迎来报一箭之仇的机会。
2015-03-17
余家豪:“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聚焦三大关键词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其潜在的合作契机和投资风险存在于经济金融方面,也存在于政治外交等方面,更关系到中国在区域和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角色、话语权和能否制定有利的规则。
2015-03-17
黄剑辉:丝路金融的风控创新
如果没有有效的投融资模式与实施主体,走世界银行的老路,把贷款贷给重债穷国的财政部,一样不能解决风险控制和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接下来这些机构的资金借给谁、怎么借,需要认真思考。
2015-03-17
德维尔潘:法国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全球化的形式和重心都在发生改变,而法国和欧洲却囿于内部的争论、受西方自由主义全球化旧观念的束缚、抱守经济金融陈规不放,看不太清楚这一形势。
2015-03-17
胡志勇:一带一路助推中华经济圈全面发展
就地缘结构而言,中华经济圈主要指中国大陆与台港澳地区。两岸四地构成了中华经济圈的核心区域,而东南亚地区则成为中华经济圈核心的延伸地域。
2015-03-17
刘瀚宇:台湾应争取高雄港纳入一带一路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作为国际政经战略布局,台湾台北商业大学副校长刘瀚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台湾洽签自由贸易协定(FTA)或经济合作协议(ECA)进展有限,想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也有困难,应加入“一带一路”,与大陆谈判争取高雄港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
2015-03-17
黄日涵、梅超: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印度尼西亚
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2015年2月2日公布的2014年印尼对外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印尼与中国贸易总额469.21亿美元,自中国进口304.62亿美元。
2015-03-14
储殷、柴平一: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蒙古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风险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中国网特邀储殷老师、黄日涵老师主持“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专题,将连续刊登沿线60多国的海外投资政治风险,欢迎关注。
2015-03-14
张文木:实施“一带一路”对我国政治安全意义重大
讲“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首先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
2015-03-14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末页 共40页 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