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 龚婷:“一带一路”:国际舆情反应及公共外交重点
-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构想在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布局中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应积极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域外大国政界、学界、商界对倡议的舆情反映,有针对性地摸索对外宣介重点。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尚在起步阶段,国际舆论的反应也处于初步阶段,客观上也为中方提供了对外增信释疑、扩大与相关方良性互动的契机。
- 2015-03-20
- 于运全、孙敬鑫:“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舆论反应与媒体的责任
-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多次对外阐释后,受到国际舆论持续关注。
- 2015-03-20
- 韩方明:“一带一路”构建中国外交新布局
-
2015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构想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 2015-03-20
- 于宏源:周边战略矿产资源治理合作探析
-
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矿产海外供给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中两个因素决定着中国战略矿产资源的安全,一是便利的运输条件,这是安全并及时获得矿产资源的重要保证;二是周边国家在全球战略矿产资源生产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 2015-03-20
- 赵磊:“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错误认知
-
自2013年11月至今,笔者在参加“一带一路”相关学术会议以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常常感受到“一带一路”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成为一个大蛋糕,大家都忙着争抢,很多认知错误不断地发酵、传染……这些认知错误如不纠正,必然会导致“一哄而上、一抢而光、一哄而散”的窘境。
- 2015-03-20
- 刘英:金融助力“丝路”战略
-
一带一路规划已获批并即将颁布,今年有近30个省在两会上明确提出要推进一带一路规划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相关举措将加速推进。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出资设立了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倡导成立了有20多个国家参与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融资支持,不仅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速,而且将促进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 2015-03-20
- 管清友: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一号工程”?
-
如果仅仅把“一带一路”看成一个区域规划,那肯定低估了一带一路的影响。对内,这是加强区域协同、盘活存量经济、消化产能过剩的重要抓手。对外,这是资本带动产能输出、拓展外交存在、扭转国际收支困境的突破口。
- 2015-03-19
- 许元荣 秦大炜:“一带一路”给产业发展带来多重机遇
-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其战略愿景可分为远近两大层次:近期着眼于“基建互通、金融互通、产业对接、资源引入”,远期则致力于“商贸文化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繁荣”。
- 2015-03-19
- 中评社:中国内陆借力“一带一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
唐宋时期兴盛的茶马古道,使民间贸易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云南等地经西藏绵延至南亚、中亚、西亚等地,促进了贸易繁荣。分析人士指出,“一带一路”这一将惠及全球逾半数人口的战略,再次为中国内陆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期。
- 2015-03-19
- 任琳、牛恒: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缅甸
-
总的来说,投资缅甸的政治风险略高,但机遇重重。缅甸中央和地方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缺失,可能给投资带来不确定性风险。企业在缅甸开展投资活动时,既要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习俗,也要注意避开内部冲突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