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 亚行副行长张文才:一带一路将成世界经济新增长源
-
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铺开的一年。对此,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日前访华时表示,“一带一路”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增长源。
- 2015-02-22
- 中国是如何成功避免斯里兰卡沦为下一个缅甸的
-
如同美国人曾经纠结于“谁失掉了中国”(Who lost China)一样,从2011年9月中缅密松电站项目被搁置开始,这个周边外交的噩梦应该一直缠绕在中国外交圈内,阴魂不散:“谁失掉了缅甸(Who lost Myanmar)?”以及“谁是下一个(Who is next)?”
- 2015-02-11
- 郑永年:如何让丝绸之路不只是纸上谈兵
-
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既是全球性经济结构失衡的结果,也继续恶化着全球经济结构。全球经济到今天并没有恢复过来,很多经济体仍然处于低迷停滞的状态。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即中速发展阶段,
- 2015-01-29
- 美国在阿富汗栽了,中国会不会?
-
如果要预测2015年乃至今后几年国际安全的“风暴眼”,阿富汗将毫无悬念地排在前列。据报道,“伊斯兰国”武装已派员进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旨在与盘踞在那里的各派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实现声气相通、互援互助。
- 2015-01-23
- “奥巴马主义”与美古关系缓和
-
当全世界都在担心美国和俄罗斯陷入“新冷战”之时,奥巴马政府在去年12月做出了在拉美地区结束“冷战”的历史性选择——恢复与古巴的外交关系。已不再面临选举压力的奥巴马终于敢放开手脚,竭力履行自己在6年前竞选时提出的各种政策承诺。
- 2015-01-22
- 林毅夫:“一带一路”需要加上“一洲”
-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了“一带一路”加“一洲”的战略构想,他认为非洲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一洲”战略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造血”机制,同时有利于中国自身。
- 2015-01-19
- 汤敏:“一带一路”战略呼唤“大国心态”
-
国际分工重组、全球性产能过剩、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重构都在呼唤中国有重大的新举措;同时,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也在呼唤新的开放战略。基础建设投资配以工业产业投资,中国将使“一带一路”国家真正受益。但是,中国企业也需要对即将面临的金融风险、保护主义风险、社会风险等挑战做好心理准备。
- 2015-01-19
- 张蕴岭:和平崛起是“一带一路”的根本目标
-
中国追求的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而不是借此机会开启一个中国参与、甚至主导国际规则的新时代。同时,“一带一路”面临五大挑战:国际疑虑、国际争端、投资风险、心态上急于求成、如何落实“共建”。
- 2015-01-19
- 郑永年:丝绸之路与中国的可持续崛起
-
丝绸之路的大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实现中国民族复兴和国家的“和平崛起”,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责任大国。中国是否可以实现和平崛起,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至少如下三个条件,
- 2015-01-14
- 高大伟:错过新丝绸之路,欧亚还能指望谁
-
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一方面,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已在消耗着华盛顿的精力,欧盟急需一个果断有魄力的领导团队,一系列严重的危机正侵蚀着俄国的力量;而另一方面,中国却正在迅速重回其“中心之国”的地位,并积极推进一个具有全球性视野的新的大战略。
-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