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首页
全面深化中白关系发展几点看法和具体建议
2011-10-28| 作者:当研中心副主任 胡昊

  再过不到三个月,即将迎来中白建交20周年。20年,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走向成年的起点。而对中白两国关系来说,20年来,两国关系的战略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关系不断走向成熟,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两国在涉及彼此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政治互信达到新的水平。

中白两国发展关系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建交近二十年,双方高层领导人交往频繁,中国国家多位领导人曾先后访白,白总统卢卡申科前后以正式访问和出席世博会等形式七次访华,两国各个部门负责人的交往也非常活跃。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多次表示,中国是白俄罗斯最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白方的战略选择。因为中国是白的朋友和支柱,在白最困难的时候从未背叛。白俄罗斯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站在中国人民一边。白驻华前大使托济克则表达得更为具体,他说,中国从来不给白俄罗斯设置任何条件,中国总是尊重白俄罗斯,尊重白俄罗斯的民族特点,总能理解白俄罗斯在国家建设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他说,“因此,不管是白俄罗斯总统,还是普通民众都信任中国,尊重中国。”中方多次声明,尊重白俄罗斯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支持白俄罗斯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所作的努力。应该说,政治上高度互信是两国顺畅合作的有力保证。

在经贸合作方面,双方在政治高度互信的基础上,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白两国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务实、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时期,双边互利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成效不断显现。建交之初,两国的贸易额仅为4000万美元,2008年两国贸易额达到20亿美元,2010年,双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额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达25.19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白中双边贸易额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40%,预计今年全年将达到30亿美元。中白两国经贸合作已从单纯商品贸易向经济技术合作和投资迈进。中国对白大型投资项目开始实施,在白建成多家合资企业,白对华投资也取得积极进展,已经在华成立了3家合资公司。2010年习近平副主席访白期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与白俄罗斯相关企业也签署的协议合同总金额约34亿美元。基础设施、机械制造、科技园区等大项目合作顺利实施,进一步拓展农业、能源、汽车、航天航空、光学、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提上日程。

中白两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军事合作发展迅速,双方每年都举办科技日和文化日活动,数千名中国学生在白高校学习,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到兴趣从未有今天这样浓厚。近20年,双方在政治、经贸、人文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为中白两国在下一个20年的密切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白发展关系需要考虑到主要因素

一是两国国内的因素。首先是领导人换届造成的政策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在国与国合作中,领导人换届是相关国家各界最关注的事,彼此都担忧两国关系能否顺利过渡。中白两国合作的大政方针虽然已经确定,但是不排除在具体决策时,出现某些变化,造成合作中间梗阻。其次,两国国民思维方式不同,可能影响决策的方向。再次,还有彼此对法律规定的不了解,由于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着从货物贸易到投资合作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彼此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国情认识不足,就容易出现矛盾。可以说,内部因素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主要方面。

二是外部因素。首先是俄罗斯因素。中国国家领导人访白,俄罗斯媒体总要评头品足一番。远的不说,比如,今年9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问白俄罗斯,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国投资者在白企业私有化进程中进行合作的协定。俄罗斯总理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此评论说,白与盟国俄罗斯都没有签过这样的协定。俄罗斯《生意人报》920报道说,俄官员私下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可能搅乱莫斯科与明斯克的全部牌局。俄罗斯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军事科学副博士弗拉基米尔?卡里亚金930撰文指出,白俄罗斯是中俄争夺前苏联国家经济、军事和政治影响的斗争战场之一。如果俄方不积极干预,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明斯克就会成为北京重要的经贸伙伴和军事战略伙伴。由于中国与白俄罗斯是真诚合作的伙伴,中国与俄罗斯也是战略协作伙伴,双方进行合作要既要考虑中白两国彼此的舒适度,还有考虑俄罗斯的关切。

其次是西方法因素。长期以来,西方一直指责白俄罗斯侵犯人权,不符合其民主标准,频频中断与白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和经济援助,并拒绝与白俄罗斯进行部长级以上的接触,动辄对白俄罗斯挥舞制裁大棒。当然,我们与白俄罗斯发展关系,是出于彼此的利益考虑,自主发展关系,但是西方对白施加的各种压力和制裁,尤其它们利用其对国际话语权的垄断,对中白关系制造种种不实之词,也会给两国合作造成不利影响。

三、就发展中白合作提出的两点具体建议。

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了继续保持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加强政府、议会、政党之间的友好往来;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对大项目、企业、融资渠道、人文、活跃地方交流等一系列共识。两国各个部门的任务就是认真和扎实落实这些共识。下面提两个促进落实的具体建议。

第一,充分了解项目国政策法规和工作规定是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中白两国务实合作的前景广泛,但是,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的进展却不顺利。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白也有利用外资的需要,项目合作中却没有预期那样顺利。为什么?我认为,这主要是源于双方对外合作的经验不足,尤其是对投资或项目国家的法律规定、财务金融制度、社会政治环境、环保法规和民族心理及劳工习惯等缺乏深入了解,一旦进入,发现问题和困难远比想象得多,最终造成项目延期或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为了减少双方投资和合作的盲目性,建议成立一些咨询公司或中介公司,这些公司具有政府背景或者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资质,它们熟悉双方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让它们从项目开始就参与,在招投标环节就给予政策指导,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政策风险,发挥项目“孵化器”和“助推器”作用,以此来保证项目的成功率,减少投资或项目的风险和损失,保证合作顺利进行。

第二,充分发挥双方智库“政策设计师”作用,为经贸合作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为了深挖经贸合作潜力,扎实推进务实合作,离不开彼此的相互了解,包括政策方面的了解。双方智库加强交往,由它们提供有关投资国的政策风险、经济走向、市场变化、法律法规等宏观信息,努力降低合作中的风险,避免走弯路,稳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作为关心和支持中白务实合作的研究机构,愿与白方同行合作,为两国的各部门的顺利合作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