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
1.习近平同贝宁总统塔隆会谈。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贝宁总统塔隆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中贝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我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10周年。10年来,中非合作已经成为南南合作和国际对非合作的典范。中方支持非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明发展的重要一极,愿以自身新发展为非方提供新机遇,同包括贝宁在内的非洲兄弟一道,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深度对接,支持非洲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2.习近平向第十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致贺信。9日,第十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主题为“赓续友好关系 深化互利合作”。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在国际社会前列。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行,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迈入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中亚合作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希望各方以举办第十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论坛平台作用,加强互学互鉴,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3.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会谈。15日上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赞方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矿业、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共同实现发展振兴。中方鼓励更多赞比亚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支持更多中资企业赴赞比亚投资兴业。双方要办好明年两国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卫生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密切人员往来,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4.习近平会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会见来华出席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建立中叙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指出,叙利亚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也是当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国之一。中叙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成为两国关系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中方愿同叙方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大对叙利亚优质农产品进口。会见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交流、经济技术合作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5.习近平会见科威特王储米沙勒。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会见来华出席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科威特王储米沙勒。习近平指出,中科传统友谊深厚,科威特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是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中东国家。中方赞赏科方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支持科方实施“2035国家愿景”,愿同科方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加强投资、能源、基础设施、环境治理、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深化执法安全和反恐合作,密切人文交往。
6.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2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会见来华出席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并进行正式访问的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始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断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中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果,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初具规模。双方要重点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过境运输合作,助力尼泊尔早日由“陆锁国”转型为“陆联国”。中尼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中方愿同尼方加强多边协作,维护两国及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国际合作进展情况
1.中企主导承建的孟加拉国首条高架快速路通车。2日,由中国山东高速集团主导投资建设运营的孟加拉国首条高架快速路——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一期)通车仪式在孟首都达卡举行。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总投资额12.63亿美元,项目主线长19.73公里,本次通车路段主线长11.297公里,由山东高速集团与中国电建集团及泰国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孟加拉国最优先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2.中企研发氢能源智轨电车在马来西亚试跑。6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氢能源智轨电车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市开启试跑,沙捞越州总理阿邦佐•哈里出席仪式并现场试乘。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陈剑表示,马来西亚智轨是中马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表现,受到各方尤其是轨道交通业内广泛关注,体现了中马企业深度合作与充分信任,希望双方秉承互惠共赢理念,创造出更多新亮点和新突破。
3.中企承建的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竣工。8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项目竣工移交。圣佩德罗体育场项目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名观众,是2024年第34届非洲国家杯足球赛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圣佩德罗体育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近千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和民生发展。
4.中国婺剧表演亮相埃塞俄比亚。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专场演出于8日和9日分别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和埃塞俄比亚国家大剧院举行,共计超过千人到场观看。在非盟总部的演出活动中,中国驻非盟使团团长胡长春致辞说,此次演出恰逢非洲联盟前身——非洲统一组织成立60周年,中方愿在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一如既往同非洲紧密携手,加强全方位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通。
5.中企亮相首届伊拉克石油国际展会。10日,为期4天的首届伊拉克石油项目和许可招标国际会议暨展览会在首都巴格达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前来参展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东公司总经理陈欣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石油在伊拉克深入开展石油领域合作已取得良好成果,希望通过此次展会大力推广中石油下属服务企业,为扩大“一带一路”中伊能源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6.中企投建的塞尔维亚冰冷工厂竣工运营。13日,由中国家电企业海信集团在塞尔维亚瓦列沃投资建设的冰冷工厂举行竣工和运营仪式。该工厂耗资4500万欧元,未来三年将陆续为当地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中心主任伊万诺维奇向记者表示,近十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很多中国企业来到塞尔维亚,这些中国企业的投资项目为全面解决塞尔维亚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7.中国农业专家在肯尼亚开展技术培训。18日,中国南京农业大学和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在肯尼亚纳库鲁郡联合举办为期一周的中非农业发展和减贫示范村番茄生产培训班。百余名当地农业官员、农民、企业员工和学生参加。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非洲建设的首批示范村之一,中国农业专家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切实的帮助,让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产量增加,产生良好经济效益。
8.中企承建玻利维亚公路竣工通车。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玻利维亚埃尔埃斯皮诺公路项目日前在该国圣克鲁斯省博尤伊韦市举行竣工通车仪式。埃尔埃斯皮诺公路项目位于玻利维亚圣克鲁斯省境内,路线全长159公里,从埃尔埃斯皮诺出发,途经查拉瓜至博尤伊韦,是玻利维亚36号公路网客货运专线核心组成部分。中铁国际集团南美分公司代表表示,在建设过程中,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大力培养产业工人,推进项目绿色建造,保护原住民文化。
9.中企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的水泥生产线项目举行点火仪式。26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日产7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举行点火仪式。该项目由中国能建投资,是中亚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单条熟料水泥生产线。该项目年产能272万吨,出产的水泥将主要用于满足乌国内市场需要,在投资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近千个就业岗位。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副董事长薛丹峰表示,中国能建将持续融入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
10.中企承建秘鲁公路改扩建项目隧道贯通。26日,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秘鲁瓦努科至瓦杨卡公路改扩建项目关键性控制工程瓦克塔瓦鲁隧道正式贯通。安卡什大区代表贾斯蒂诺当天在隧道贯通仪式上表示,修建该隧道是当地民众期盼已久的重大工程,感谢中国企业助力实现梦想,隧道贯通将大幅改善当地交通,带来更多贸易机遇。
11. 中企再次参与克罗地亚重大基建项目。27日,中国路桥公司承建克罗地亚斯普利特武切维察道路连接线项目签约仪式在斯普利特举行。这是继承建佩列沙茨大桥之后,中国企业再次在克罗地亚参与重大基建项目。该项目主线全长6.85公里,是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市区“新通道”建设及完善海陆联运交通网的一部分。
三、国内进展情况
1.“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启动。6日,2023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在京举办。此次论坛启动了“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动力。
2.第十四届中蒙新闻论坛在乌兰察布市举办。18日,第十四届中蒙新闻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举办,论坛主题为:“媒体力量:现代化与共同发展”。中蒙两国新闻界150余名嘉宾代表参加论坛,14位代表作主题发言,中蒙两国记协续签“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协议。
3.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21日,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本届博览会以“携手新时代 抢抓新机遇 共享新未来”为主题,重点围绕特色产业、绿色低碳、健康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举办各类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郑建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强调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继续聚焦经济发展,推动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南南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4.中蒙俄沿亚洲公路网4号线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活动在新疆举行。22日上午,中蒙俄三方各派出3辆国际道路货运车辆组成的试运行车队驶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本次试运行活动线路,是继AH3号线路后开通的第二条连接中蒙俄三国的国际道路运输通道。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和亚欧黄金通道。本次活动的举行,将为新疆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和国际运输环境、提高运输便利化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江西在都柏林举办经贸推介会。22日,由中国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江西)-欧洲(爱尔兰)经贸推介会”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在推介会上全面介绍了江西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四家江西企业在会上分别与爱尔兰和英国公司签订贸易合同或合作协议,来自爱尔兰和英国相关机构、商协会和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推介会。
四、国际相关评价
1.匈牙利央行行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25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研讨会在布达佩斯举行,匈牙利国家银行(央行)行长毛托尔奇在研讨会上表示,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为欧亚互联互通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匈方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下一个十年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匈将继续加强“向东开放”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对接,促进欧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非盟官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非中深化合作。非盟委员会伙伴关系和资源调动司司长史蒂夫•帕特里克•拉朗德日前在非盟总部所在地亚的斯亚贝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帮助下,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取得的进展在非洲随处可见,相信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非盟同中国将达成更多合作,这些合作将帮助非盟实现《2063年议程》目标。
3.瑞典学者:西方炒作中国“债务陷阱论”是荒谬的。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近日刊发《债务陷阱2.0和福山的终结》一文,该文由美国《行政情报评论》亚洲事务主编迈克尔•比林顿和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共同撰写。文章认为,西方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债务方面的作用被刻意夸大了,因为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债务是欠西方或亲西方机构的,而不是中国。西方炒作“债务陷阱”的叙事目标之一就是破坏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国家合作。
4.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佐哈里: 马来西亚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获益匪浅。佐哈里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和进步,双方合作的重大项目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中马“两国双园”等是生动的例证。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明年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希望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