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首页
2019年10月“一带一路”大事记
2019-11-09

      一、国际合作进展情况

1、中企承建本格拉铁路正式移交。3日,本格拉铁路项目正式移交签约仪式在安哥拉港口城市洛比托举行,安哥拉交通部、本格拉铁路公司、承建方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公司共同签署项目最终验收证书。本格拉铁路横贯安哥拉全境,全长1344公里,全部采用中国铁路建设标准。

2、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尼斯开幕。7日,以“‘一带一路’:文明对话与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尼斯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在开幕致辞时表示,希望以文化交流为纽带,聚合中法两国力量,共同倡导文化多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

3、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9日,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访的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时指出,双方要以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为契机,加强战略对接,在贸易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渔业、交通通信等领域打造合作亮点。

4、蒙古国电视台拍摄的《“一带一路”——昨天、今天、明天》纪录片首映。11日,由驻蒙古国使馆支持,蒙古国TV2电视台拍摄的《“一带一路”——昨天、今天、明天》纪录片在乌兰巴托香格里拉饭店电影院举行首映式。本片以“一带一路”建设在蒙古国落地生根为主线,回顾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援助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友好故事,记录了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发展之路”战略对接的良好局面,展望了中蒙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

5、中尼联合声明强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化各领域合作。13日,中国和尼泊尔发布联合声明,表示两国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快落实两国政府《关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强口岸、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等联系,共同打造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6
、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对话会在法兰克福举办。14日,驻德国大使吴恳应邀出席在法兰克福举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对话会并作主旨讲话。吴恳表示,中德应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数字化、5G等新兴领域加强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互利多赢。

7、韩正会见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并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重庆会见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并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互联互通、金融支撑、三方合作、法律司法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大对“陆海新通道”建设投入,与时俱进开展区域发展战略合作。同日,韩正和王瑞杰还共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于20191016日生效。

8、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1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全面阐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基本原则、实践路径和治理架构,倡议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福祉,共迎安全挑战,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9、中国与毛里求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与毛里求斯驻华大使李淼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是中国商签的第17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10、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开幕。21日,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举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进一步支持太平洋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的8项举措,并与建交岛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行动纲领》。

11、中国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签署“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协议。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会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安德鲁斯,双方就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会后,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协议》。

12、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热议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23日,由格鲁吉亚政府主办的第三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闭幕。60多个国家的政府及企业界约2000名代表参加了交通、贸易、能源和旅游等多个分论坛的讨论,就加强同中国合作、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促进共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13、中国与加勒比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会议开幕。28日,中国与加勒比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会议在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开幕,中国与12个加勒比国家派高级别代表出席会议,重点围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加勒比国家开展金融、旅游、基础设施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国内进展情况

1、福州自贸片区出台38条改革创新措施。9日,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38条改革创新措施,从人员审批、人才引进、信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福州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

2、天津发布自贸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包括推进飞机、船舶、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制定自贸试验区先进制造业市场准入指引,推动外资准入前后业务管理措施紧密衔接,提高“负面清单”开放度、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等。

3、“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举行。10日,2019年“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在京举行,国务委员、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4、西部12省区市在重庆签署协议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13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等12个西部省区市和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在重庆签署框架协议,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5、外交部举办第一期“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14日,由外交部主办,外交学院承办的第一期“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在京开幕,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期研修项目为期11天,设置了中国国际法实践、中国司法制度、国际经贸法、“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等课程。

6、“一带一路”沿线367家企业参展第126届广交会。15日,第126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展馆开幕。据介绍,“一带一路”沿线企业是本届广交会进口展最大的参展群体,共有21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的367家企业参展,约占参展企业总数的六成。

7、支持澳门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15日,支持澳门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澳门特区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足用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对接,为澳门充分发挥优势提供更多支持;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强化沟通协调平台作用,推动有关方面形成合力。

82019“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举行。15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成都共同举办2019“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论坛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是地方政府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覆盖区域最广的一次国际友城交流活动,

9、友谊关海关在中越友谊关口岸正式揭牌。16日,南宁海关隶属友谊关海关在中越友谊关口岸正式揭牌成立,将为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新模式新经验,进一步提高广西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

10、第三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1819日,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沪举行。本届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从倡议到实践”为主题,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政要、学者、企业家等出席,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11、国家发改委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会议。18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主持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中欧班列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讨论提高中欧班列运行质量,部署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工作。

12、韩正: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能源领域合作。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研究完善能源政策制度体系,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13、第三届“海丝国际传播论坛”开幕。22日,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在珠海开幕。本届论坛”以大湾区建设助力海上丝路交融”为主题,开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外传播”、“媒体融合助力国际传播创新”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三个分论坛,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及媒体负责人等300多名嘉宾出席。

三、国外相关评价

1、尼泊尔学者:中国发展繁荣是尼泊尔的重要机遇。近日,尼泊尔特里普文大学尼中社会关系学院院长、教授雷格米刊文指出,中国的发展繁荣是尼泊尔的重要机遇,尼泊尔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满怀热情和期望。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的访问,给这一倡议带来更加切实的意义,也必将给尼泊尔人民带来福祉。

2、新西兰前副总理:不及时参与“一带一路”将会错失良机。18日,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主席、新西兰前副总理唐纳德·麦金农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堪称“世纪工程”,新西兰如不及时参与将会错失良机。他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增强双边关系,在供应链、海关、创新领域等方面拓展合作,在基础设施、产品服务、资本和人员流动等方面实现更加自由的流通,在生物安全、司法等方面增进交流。

3、斐济学者:中国与南太岛国互利合作蕴藏巨大潜力。22日,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学者卡什米尔·马昆表示,南太岛国的传统援助伙伴往往将援助与岛国政治和经济改革等联系起来,但中国的援助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岛国内政,而且中国援助大多集中在民生领域,体现在道路、桥梁、体育设施、政府建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能使岛国人民长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