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际合作进展情况
1.中乌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在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中乌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投资和外贸部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中俄双子城”开通气垫船客货运输。3日,中国黑河口岸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开通气垫船客货运输。中国黑河口岸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隔江相望,被称为“中俄双子城”,根据中俄两国政府间达成的协议,气垫船运输作为流冰期两国间一种特殊交通运输方式投入运营,实现了中俄界江黑龙江四季通关。
3.中国与新西兰宣布结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4日,中国和新西兰宣布正式结束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对原有的海关程序与合作、原产地规则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章节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新增了电子商务、环境与贸易、竞争政策和政府采购等章节。双方还在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市场准入、自然人移动和投资等方面作出新的承诺。
4.中哈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举行。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韩正在北京会见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委员会哈方主席斯迈洛夫,并共同举行中哈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双方表示要落实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路线图,充分发挥双方合作互补优势。
5.蒙古国使用中国优买贷款修建的公路通车。4日,使用中国优买贷款、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负责修建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纳来哈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实现主线临时通车。蒙古国总理呼日勒苏赫出席通车仪式并致辞。
6.多个项目落地瓜达尔。4日,巴基斯坦西南部城市瓜达尔举行30万千瓦燃煤电厂、中巴法曲尔中学扩建等项目奠基仪式。瓜达尔30万千瓦燃煤电厂项目由中交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开发。中巴瓜达尔法曲尔中学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捐赠,201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扩建后学校将于2020年10月前投入使用。
7.厄瓜多尔加入亚投行,成首个正式加入该行的拉美国家。5日,厄经济财政部证实,厄已正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该行第75个正式成员国和首个正式加入该行的拉美国家。此系厄首次加入亚洲地区金融机构。厄经济财政部表示,厄被亚投行正式接收为成员国,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厄“经济繁荣计划”的信任和支持。厄可从该行获得贷款、信贷担保及该行理事会批准的其他形式的融资支持。
8.WTO小型部长会议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达成共识。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小型部长会议在上海举行。与会部长或部长代表发出了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共同声音,支持对WTO进行必要改革,要求尽快打破上诉机构成员遴选僵局,呼吁抓紧就渔业补贴等议题开展工作。这是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第二次举办小型部长会议。
9.中企投资建设尼日利亚首个铁路车辆组装厂。9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土集团)投资建设的尼日利亚首个铁路车辆组装厂在尼西南部奥贡州卡焦拉镇举行奠基仪式。尼日利亚副总统奥辛巴乔出席并致辞。
10.山东“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说明会在马来西亚举行。18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说明会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沙阿兰举行,300余位中马两国政商、企业界代表出席活动。双方企业代表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11.尼泊尔总理举行仪式庆祝中企承建水电站顺利发电。18日,尼泊尔总理奥利在首都加德满都举行特别仪式,庆祝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上崔树里3A水电站顺利发电。该水电站能够满足尼国内约8%的电力需求。
12.中国气象局与世界气象组织磋商,推进“一带一路”合作。19日,《中国气象局与世界气象组织关于推进区域气象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意向书》第三次实施磋商会在京召开,会议回顾了2018年11月第二次实施磋商会以来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和WMO区域合作框架下取得的成效,并就下一步合作重点等进行磋商。
二、 国内进展情况
1.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施行。1日起,《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施行,这是重庆首个自贸区地方性法规。《条例》分为八章五十六条,明确了重庆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强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投资、贸易、金融结算便利化“三位一体”的综合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改革系统集成的先行区,开放平台协同发展区,推动重庆构建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2.2019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签约1945.4亿元。4日,2019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在重庆举行,会议期间签约重大项目56个,涉及绿色债券、债务融资、跨境物流、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协议金额1945.4亿元。
3.第126届广交会闭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成交额增长14.81%。4日,第126届广交会闭幕。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2070.9亿元人民币(折合292.88亿美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成交110.56亿美元,增长14.81%,占总成交额的37.75%。机电商品成交159.41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54.43%;轻工产品成交72.2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24.65%;纺织服装成交16.83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5.75%。
4.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进博会并发表主旨演讲。5-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50万采购商和观众参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
5.全国首个多式联运“一单制”跨境区块链平台发布。6日,由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立项研发的全国首个多式联运“一单制”跨境区块链平台—“中欧e单通”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中欧e单通”是全国首个基于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平台,自10月20日投产以来,已有多家企业近百笔业务上链,与工行阿布扎比、华沙、东京等多家海外机构成功实现数据“秒碰”,涉及货值金额折合人民币近亿元。
6.“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19”在广州举行。9日,由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主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19”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黄武,中联部原副部长徐绿平,广东省外办主任陈秋彦出席并致辞。论坛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33个国家的外宾及国内政、产、学界人士共约300人参加。
7.中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心等十个项目青岛开建。12日,中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心等10个重点项目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国际经济合作区奠基开工。此次集中开工建设的10个项目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涵盖了经贸合作、生命健康、医疗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8.全国工商联引导民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9日,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会暨全国工商联国际合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出席并致辞。
三、国内外相关评价
1.联合国贸发会发布报告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影响。1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19年海运报告》,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贸易的推动作用。报告指出,受经贸摩擦加剧、英国“脱欧”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海运贸易增长率仅为2.7%,低于2017年的4.1%以及历史平均水平3%。来自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积极因素有望推动全球贸易,抵消部分消极影响,预计2019-2024年海运贸易将增长率稳定在3.4%左右。
2.《融合投融资规则,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6日,国家开发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团队共同发布《融合投融资规则,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一带一路”投融资规则框架,特别是八项主要原则,包括与投融资活动直接相关的环境保护、社会发展、规划对接、财务可持续、债务可持续、公开透明采购、风险管控、项目效果评估等内容。
3.报告显示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规模显著增加。12日,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光明智库和光明网在京联合发布《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报告指出,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规模整体日益提高。2013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总额为6779.74亿美元,占中国当年进口总额比重约为34.77%,2018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总额增长至8618.67亿美元,是2013年的1.27倍,占中国当年进口总额比重约为40.36%,较2013年增长大约6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当代世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