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
1.习近平会见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习近平强调,中巴双方要深化政治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继续相互理解和支持。中方一如既往支持巴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愿同巴方密切政府、立法机构、政党交往,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中巴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领域共同语言多,合作潜力大,双方要扩大务实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气候变化、新能源、农业、医疗卫生等合作。
2.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习近平强调,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蒙古国也正在致力于国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方可以继续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携手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方将继续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同蒙方开展合作,加强两国互联互通,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积极推进全球环境治理,愿同蒙方开展防治荒漠化合作,继续支持蒙方“种植十亿棵树”计划。中方愿同蒙方加强党际交往,加强治国理政交流。
3.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总理范明政。习近平强调,中越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高度互信的同志、互利共赢的伙伴、相知相亲的朋友。双方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发挥互补优势,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智慧海关、绿色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中方愿进口更多适销对路的越南产品,欢迎越方积极参加今年下半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二、国际合作进展情况
1.第14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开幕。1日,第14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开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机构逾3000名业界精英出席。本届论坛主题为“绿色引领 数智驱动 金融赋能 合作共赢”,今年论坛首次举办专业展览,呈现“聚焦区域互联互通,展示‘一带一路’十年共建成果”“低碳引领,绿色先行”和“数智驱动,科技赋能”三大亮点。
2.中老媒体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在万象启动。6日,人民日报社和老挝媒体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启动仪式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这是中老两国媒体首次进行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人民报》总编辑万赛•塔汶炎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创造了巨大发展机遇,不仅加强了中国同共建国的合作关系,促进各国走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也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香港举行论坛回顾“一带一路”十年成就坚定共赢信心。7日,“‘一带一路’十年成果和愿景——紫荆文化论坛”在香港举行。与会人士回顾总结“一带一路”十周年的成就和经验,表示对实现互利共赢的前景充满信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表示,未来会加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香港。香港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各国、各经济体、各企业、各族人民联系起来,推动国家和世界的高质量发展。此次论坛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紫荆杂志社承办,香港政商、文化、学术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社团领袖以及外国嘉宾400余人出席。
4.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线地铁本地化制造项目开工。7日,伊斯坦布尔机场线地铁本地化制造项目开工仪式在土耳其安卡拉举行。这是中国中车承接的时速120千米速度等级无人驾驶地铁项目首次在海外开工,也是土耳其首个无人驾驶地铁项目,标志着土耳其最快地铁列车开启本地化制造。伊斯坦布尔机场线地铁列车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最高运营时速120公里,采用4节编组,最大载客量1100人,第一期10列车(40辆),已于2023年1月22日上线运营。第二期为无人驾驶地铁本地化制造项目,共计15列(60辆)。
5.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11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吸引了50个国家和地区、超300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数量和质量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项目、产品参展踊跃。
6.中国政府与洪都拉斯政府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12日,中国政府与洪都拉斯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挖掘两国经济的契合点,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和文明互鉴,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7.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开通两月出入境客流日渐上涨。截至6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满两个月,中国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已验放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人次出入境旅客。当前,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日均对开出境、入境列车各1列次,出入境旅客流量呈现出日渐上涨趋势。经济、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成为许多跨境旅游、学习、经商和交流的旅客第一选择。
8.第十三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京举行。16日,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外洽会以“‘一带一路’新十年 再创投资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学界、企业界代表等500余人参会。
9.印尼雅万高铁联调联试时速达到350公里。22日,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联调联试综合检测列车运行时速首次达到350公里,标志着雅万高铁已达到设计速度标准,实现了联调联试阶段性任务目标。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建成后雅加达到万隆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10.2023年5月海上丝路贸易指数发布。2023年5月,STI“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指数为238.61点,环比下跌1.34%,同比下跌4.15%;出口贸易指数为258.49点,环比下跌5.12%,同比下跌1.25%;进口贸易指数为215.58点,环比上涨4.45%,同比下跌7.91%。1-5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8403.73亿美元,同比上涨5.03%,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34.43%。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分别实现进出口贸易额935.52、876.68、763.38亿美元,分别同比上涨43.08%、下跌2.94%、下跌1.66%。
11.“‘一带一路’为中波关系注入新动力”智库媒体对话会在波兰举行。26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为中波关系注入新动力”智库媒体对话会在华沙举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中国驻波兰大使孙霖江、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田玉红、波兰前副总理科沃德科等中波两国智库专家和媒体代表约70人与会。
12.全国首列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进口班列从德启程。当地时间27日10时58分,全国首列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进口班列(杜伊斯堡—西安)从德国启程,7月9日到达西安国际港站。此趟班列运载42个集装箱,运输的货物主要为汽车零件、高精电子仪器、品牌化妆品以及德国啤酒等,途经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从阿拉山口口岸入境。
13.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这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更趋多元、合作机制日益完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非进出口贸易额8223.2亿元、增长16.4%。中国连续13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4.中企承建塞尔维亚首都绕城高速路段通车。28日,由中资企业承建的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绕城高速公路路段举行通车仪式。这次通车路段全长9.74公里,是中企承建路段的最后一个标段,标志着中企承建部分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总理布尔纳比奇、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马利以及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企业代表等出席通车仪式。
三、国内进展情况
1.江西召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7日,江西召开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江西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全力推动新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效。会议听取了去年江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汇报,审议了2023年工作要点,对有关事项进行了会商协调。
2.《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落实一周年。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发展•看南沙”新闻发布会,南沙区、市大湾区办、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高质量推动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相关情况。各单位纷纷表示,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取得积极成效。
3.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工作能力培训班。27日至28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一带一路”办)在扬州举办省发改系统共建“一带一路”工作能力培训班暨省“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会。培训班传达了2023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和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工作要求,介绍十年来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进展成效和特色亮点,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并围绕扎实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高质量建设提出下一步重点工作要求。
4.安徽省外贸进出口向好态势延续。今年前5个月,安徽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037.9亿元,增长28.7%。《安徽外贸三年行动》明确,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组织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助企帮扶系列活动,抢抓协议关税减让、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政策机遇,力争202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RCEP成员国家和 地区进出口额占比分别超过35%和30%。
5.四川积极讲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故事。四川省充分发挥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对外开放重要窗口作用,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馆,设置主宾国展区、国家馆展区、可持续发展及跨境贸易展区,重点展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投资机遇,经济、贸易、人文合作交流成果,全球知名品牌及特色进口消费品等,吸引来自4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
四、“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动态
1.印度洋学会首届年会在昆明举办。3日,由中国南亚学会分会印度洋学会主办,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与“复旦—云财两洋战略研究院”承办的印度洋学会首届年会暨“世界格局变化中的印度洋安全局势”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应邀参加,并在开幕式上致辞。王立勇表示,印度洋地区贯通欧亚非和大洋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连通“一带”和“一路”的关键区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16日上午,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应邀参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王立勇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是发展中国家互助合作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新型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南南合作方式。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一些新形势和新课题,需要聚焦重点合作领域,推进健康、绿色、数字、创新丝绸之路建设,增进合作伙伴国民生福祉。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学会、北京大学等国家机关和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3.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海洋经济与‘双碳’战略”主题论坛在福州召开。2日,由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亚太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等支持的“海洋经济与‘双碳’战略”主题论坛在福州召开,本届论坛围绕“双碳”战略下的海洋经济建设,探讨绿色低碳理念,共商蓝色经济发展,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约150人参会。当研中心正局级巡视员钟伟云参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五、国际相关评价
1.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阿斯卡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全球共同发展行稳致远。6日,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性影响和历史性意义,有利于实现全球共同发展,为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际和平合作铺平了道路。阿斯卡里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各国和各大洲之间互联互通对经济发展和贸易的重要性。在短时间内,中国公司参与建造了大量铁路和公路、港口、发电厂、水管理和卫生系统、医疗保健和教育设施等,共建国家民众从中受益匪浅。
2.泰国学者:共建“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地区取得了丰硕成果。泰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顾问、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阿颂西近日发文称,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地区取得了丰硕成果。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广受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在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发展态势良好,泰中铁路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泰中贸易持续升级。同中国的互利合作,有效促进了泰国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