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当研中心和拓展文化协会在京共同主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的新愿景”论坛。中联部副部长兼当研中心主任于洪君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前驻哈萨克斯坦等国大使、当研中心特邀研究员姚培生和当研中心副主任胡昊共同主持论坛,胡昊做总结发言。来自外交部、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新经济研究院、北京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日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的驻华使节参加论坛。围绕如何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热烈研讨。
当研中心主任于洪君出席论坛并致辞
于洪君副部长指出,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期间提出与欧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倡议既传承了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共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的人口约有30亿,接近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给域内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将大大提升全人类的福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欧亚各国人民需要切实行动起来,在政策沟通的基础上,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创新合作模式,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可以预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动,必将重构全球地缘经济版图,推动世界经济朝着稳定、健康、均衡方向发展。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是振兴欧亚地区经济、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前大使姚培生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简单的连接亚欧大陆的路线,更是一座沿途民族追求和平、强化合作的桥梁。在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在加强地区安全和经贸合作、促进互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叶尔梅克巴耶夫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视中国为亲密的朋友。乌中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双方之间的人文交流日益增强。希望今后两国能继续加强友好往来与合作,特别是共同推动上合组织在解决阿富汗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库尔巴诺夫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经济优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彼此政治互信。阿塞拜疆居于欧亚之间的交通要道,正在同格鲁吉亚、土耳其等国共建交通走廊,希望通过此举能进一步促进区域合作。
——阿塞拜疆大使亚沙夫·阿利耶夫
吉尔吉斯斯坦驻华使馆参赞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古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同中亚各国互利共赢的联结纽带,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强化地区合作,促进世界和平。
——拓展文化协会总联络、总后勤部指挥学院原副院长邵积平(左一)
当前,丝绸之路沿途的区域合作水平有待提升,域内多数国家的经济尚不发达,普遍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中国和中亚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加强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还面临不少实际困难,特别是各区域组织之间应当加强协调。
——中国前驻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张志明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能否实现,取决于地区内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当务之急是需要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展充分研究和沟通,在总体方向、具体步骤、合作形式、动作机制等原则性和关键性问题上形成共识,并为今后的实际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孙昌洪
需要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形成欧亚区域大合作,中亚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应以中国同中亚合作为起点,将双方地理邻近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加快铁路、公路和信息网的互联互通建设。
——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广程
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是中国最高领导层对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和中国未来中亚政策的重要宣示,是中国希望与欧亚以及更加广阔地区和国家开展多领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信息。落实这一区域经济合作计划,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提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智力支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许涛
目前,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歪曲解读。对此,我们要坚持正面的舆论宣传,进一步释放睦邻友好的善意,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同和理解。
——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刘式南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宏大的战略构想,由于沿线国家条件不一,利益诉求有所不同,建设起来殊为不易。域内国家应当秉持开放性、包容性和渐进性原则,一道应对化解困难和挑战,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合作,携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欧亚国家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当研中心副主任胡昊
当研中心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的新愿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