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首页
第三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在京举行
2019-03-23

3月20日,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作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一带一路”研究院等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   开幕式上,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计金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仁全分别致辞。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黄平等多位专家围绕“投资与安全、人文外交、语言战略”三个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在致辞时称,五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超预期成绩,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但同时存在西方某些媒体和智库抹黑“一带一路”的不实论调,因此如何实现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发展是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主题。前五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五年,是绘就“大写意”的五年,下一阶段要精准对接,画好“工笔画”。金鑫指出,要挖掘“一带一路”这一伟大实践背后的核心理念和理论依据,建立健全“一带一路”的理论体系是今后学术研究的重点。“一带一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包括博士在内的各方研究人员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具体需要从三个层次发力。一是宏观上的顶层设计研究,要研究如何加强内外联动发展,研究“一带一路”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带如何协同发展,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互动关系,“一带一路”如何与现有的国际机制进行有效衔接,如何循序渐进推进“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等关键问题。二是中观上,要做好区域和国别研究,为“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和国别合作务实对接提供建议。深入调研合作伙伴国的参与意愿、环境支撑等参与要素,涉及政党政治、政府效率、民心融合等细分领域。三是微观上,加强分行业、分领域研究,侧重研究与产业、企业发展对接匹配,与国外智库合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协同研究。

计金标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引领效应持续释放,同沿线国家的合作机制不断健全,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快推进。4月下旬,我国将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易于相互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力军和天然的民间大使,我们设立博士论坛的目的就在于为‘一带一路’青年交流思想、增进了解提供平台。”计金标表示,希望通过博士论坛的召开,不断探寻青年的声音,释放青年的智慧,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为“一带一路”倡议发掘和培养更多青年才俊,为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绿色和文明的“一带一路”凝聚青年共识,注入青春能量。

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致力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研究,展现中国博士“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成果,为政策、学术研究、国际机构与各国企业“一带一路”建设的务实合作构建广泛而全面的交流平台。通过探寻青年的声音,发掘和培养“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人才,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路创新、工具创新、方法创新,为“一带一路”建设开拓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