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首页
当研中心举办“欧盟前景及中欧关系未来”国际研讨会
2012-02-17

       215上午,当研中心与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在万寿宾馆联合举办了“欧盟前景及中欧关系未来”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当研中心副主任孔根红主持,于洪君主任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到会演讲。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国外交学会前会长梅兆荣,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分别主持研讨会分阶段会议。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国外交学会前会长梅兆荣,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高大伟,亚洲观察家主席、曼达林基金创始合伙人博格礼就研讨会的主题作了主旨发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能源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联重科、中国路桥、中粮集团、江苏亨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等外交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的数十位外交家、学者和企业家从欧债危机、欧盟前景、中欧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中联部研究室、八局、信息编研室、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当代世界杂志社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2月15日,当研中心与中国经济联络中心联合举办“欧盟前景及中欧关系未来”国际研讨会

    关于欧债危机。普罗迪说,欧盟和欧元的诞生是有历史性标志性的事件,但欧债危机使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由于政治上的困境,欧盟目前应对危机没有明确机制和根本性变革的信息,危机逼迫我们必须作出痛苦决定,进行彻底改革。欧盟需要整合,就像美国一样发行统一的债券。当然这些近期不会出现,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认为欧盟最终会战胜这场危机,欧元区也不会解体。但欧盟走出困境,摆脱危机将是一个非常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梅兆荣认为,在危机中各方的立场不同,意见分歧。德国主张治本,法国坚持救急,英国寻思中立,美国则愿欧元不强不垮。丁一凡、孙杰、王朔等学者认为,欧债危机发生以来的现实与媒体的渲染有很大差异,危机是欧盟运行中的新问题,是政治、经济、财政和信心的问题,只要欧盟内部统一,治理就会有成效。

关于欧盟的未来。梅兆荣认为,需要改革难以为继的欧洲发展模式,修改一度盛行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反思以选举政治为重要特征的西方民主制度,与时俱进地应对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带来的挑战。欧元不会垮,欧盟会在困境中慢慢前行。高大伟说,尽管美欧有很多关于欧盟欧元悲观的声音,但历史地看,以前的欧共体和目前的欧盟都是诞生于危机之中,危机使欧洲更加一体化,所以欧洲一体化的每一步进展,都是由危机来推动的,这已成为一种规律。而且现在的欧盟与之前的欧盟,现在的欧元与之前的欧元也在变化,也在进步。只要团结,欧元是乐观的,欧盟的前景光明。中国能源集团主席吴国迪说,欧盟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欧盟应该有更大的开放,更有力度的合作,要有“靓女先嫁”的作为,这中间心态非常重要,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发展。

“欧盟前景及中欧关系未来”国际研讨会会场

 

    关于中欧关系。周弘说,中国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多欧洲因素,中欧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伙伴,需要同舟共济。中欧发展势态良好,战略沟通渠道畅通,各个层面交流平台完整。双方共同面临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在新能源合作方面大有可为,能够引领世界。胡必亮认为,欧盟到了关键时刻,欧盟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欧盟。中国可以在政府交往、与ECB加强合作、购买政府债券、国际体系重组、人民币国际化、企业投资和扩大相互进口等方面帮助欧盟。而欧盟也应该在政经分开、更加开放、技术转移和内部改革方面多做努力。  

 

当研中心主任于洪君(左六)与“欧盟前景及中欧关系未来”国际研讨会与会者合影